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index.html 新闻发布会现场 封面新闻记者罗惟巍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重庆推进“双碳”目标的效果如何?8月25日是全国低碳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召开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新闻发布会,并发布了《重庆市应对气候变化白皮书(年)》,详解了重庆市目前的大气环境状况。 《白皮书》显示,年重庆碳排放强度为0.70吨/万元,较年累计下降超过22%,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三五”累计下降19.5%的目标任务。 两江新区悦来“海绵城市”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卫说:“重庆坚定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采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等一系列措施,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低碳试点示范、低碳技术创新及应用、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除碳排放强度超额完成任务外,重庆在能耗“双控”方面,均取得好成绩。《白皮书》显示,年重庆全市能源消费总量为万吨标准煤,较年增长万吨,低于国家下达的“十三五”不超过万吨增量的控制目标;年重庆能耗强度为0.39吨标准煤/万元,较年累计下降19.4%,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三五”累计下降16%的目标任务。 巫溪县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同时,“十三五”期间,重庆市能源产品从原煤为主的单一格局向原煤、天然气、水电、风电等多元化格局发展。煤炭消费占比从年的49.1%降低至年的45.8%。重庆的低碳交通格局也正在形成,截至年底,全市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0万辆,减碳81.7万吨,中心城区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55%。 “重庆生态环境部门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机制上也有创新”,陈卫介绍,重庆市在全国率先将碳排放管理纳入环评和排污许可,超50份环评实现二氧化碳和污染物“双评价”,20余张排污许可实现二氧化碳和污染物“一证融合”。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省市出资参与全国碳市场联建,积极培育重庆碳市场,截至目前,碳排放指标累计成交量万吨,交易额1.9亿元。 电动汽车换电站 展望“十四五”,重庆市生态环境局表示,将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具体来说,有六项控碳措施,建设六大要素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重庆将于近期上线全国首个覆盖碳履约、碳中和、碳普惠的“碳惠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通过“碳惠通”生态产品的开发、量化、交易、消纳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具体到市民个人,甚至可以通过购买“碳惠通”产品,以碳积分形式,享受平台上合作商家的商品、服务优惠等。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ongqingshizx.com/cqzx/1599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