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患者的饮食要求 http://www.yushiels.com/m/

重庆经济恢复如何?未来有何走势?

7月21日,在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年上半年重庆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罗蔺、重庆市统计局副局长秦瑶、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副总队长李涛明介绍了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罗嘉摄

重庆电视台:今年民营经济受到疫情的冲击比较明显,近期全市复工复产进度加快,当前民营经济形势是否有好转?

秦瑶回答记者提问罗嘉摄

秦瑶:由于民营企业以中小微企业为主,抵御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在此次疫情中成为受冲击的重点领域,今年一季度确实呈现出全面下降的态势。

针对这种情况,全市抓紧出台“支持中小企业20条”“支持企业40条”等暖企纾困政策,用足专项、专用再贷款政策,出台提振消费、稳定经济增长等多项政策,全市民营经济逐步回升。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①经济增速由负转正。上半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1.0%,实现由负转正,比一季度提高7.2个百分点,高于GDP增速0.2个百分点。占GDP比重57.6%,比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

②市场主体规模稳步增长。截至6月底,全市民营市场主体较去年底增长3.7%。

③民营商贸企业销售回暖。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民营商贸企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同比增长0.5%,实现由负转正,比一季度提高16.3个百分点。

④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市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同比增长11.0%,比一季度提高25.2个百分点,6月当月进出口增长60.7%。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疫情对民营经济部分领域造成的冲击在短期内难以消除,要完全恢复至疫情之前的状况,还需要一定时日。

重庆日报:今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全市经济发展遭遇较大冲击。而从今年上半年的主要指标看,地区生产总值和多数指标实现增长,请问重庆经济是否已经恢复?今后的经济走势如何?

秦瑶:今年以来,新冠疫情确实对全市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从疫情之初的供应链中断到现在的需求不足,产业链各个环节均受到不同程度冲击,企业订单减少、资金周转困难、用工成本增加等都成为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居民收入相对减少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需求的释放。

进入二季度以来,全市在认真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的同时,着力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力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积极出台各项措施打通上下游产业链、为企业纾困解难、刺激消费需求恢复增长。从主要经济指标看,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逐渐减弱,全市经济持续恢复性增长。

①经济总量实现增长。上半年GDP同比增长0.8%,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7.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分别增长2.4%、0.9%和0.5%。

②工业实现正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比一季度提高11.6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医药、材料和消费品四大产业增加值增速转正,汽车、摩托车、装备和能源工业降幅收窄。

③投资连续4个月回升。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2%,比一季度提高16.3个百分点,且回升速度略快于全国。

④批零行业实现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7.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1.4个百分点,累计增速由1-2月低于全国4.2个百分点转变为上半年高于全国4.2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实现由负转正,高于全国水平8.5个百分点,支撑上半年全市社零总额增速由一季度的-18.6%收窄至-7.2%。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增长2.0%,比一季度提高14.5个百分点。

⑤收入物价平稳上涨。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0%,其中城镇和农村收入分别增长3.9%和6.1%,分别比一季度提高3.1和4.1个百分点;全市CPI上涨3.7%,涨幅比一季度回落1.3个百分点,总体趋于温和。

这些数据反映了在新冠疫情影响下重庆市经济发展的韧性。现阶段国内经济运行持续复苏,总体内需水平逐步提高,在促进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政策措施的作用下,下阶段全市经济有望保持逐步复苏的良好态势。但目前国际形势仍存在较多不确定性,且疫情只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方面原因,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和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等因素都将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后续发展还需综合判断。

华龙网:二季度全市密集召开了数字经济、汽车摩托车等一系列大会,请问在相关政策带动下,全市工业经济恢复情况如何?

罗蔺回答记者提问罗嘉摄

罗蔺:重庆抓住三个“牛鼻子”来推动全市复工复产、复市复销:

●抓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的复工复产;

●在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又抓重点龙头企业的复工复产;

●重点龙头企业抓重要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复工复产。

从二季度的经济情况来看,前阶段的工作为二季度的经济复苏打下了非常良好的基础,工业经济回升势头较好,由负转正,增加值增长了1%,GDP增长0.8%。这是一个非常来之不易的成绩,比全国的GDP增速还高2.4个百分点。

这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也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积极主动作为,特别是进入3月份以来,市委、市政府积极谋划,召开了一系列的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的专门会议,包括数字经济座谈会、服务业大会、稳外资稳外贸的座谈会、发展大健康产业座谈会、发展汽车摩托车产业座谈会、推动房地产和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等一系列座谈会。

同时,为贯彻落实好中央出台的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重庆在推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对如何推动主城都市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以及渝东北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分别召开了主城都市区座谈会和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座谈会,研究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对冲疫情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由于这些积极主动的措施和作为,我们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良好变化,经济结构也逐步向好,新旧动能的转换明显提速。

特别是疫情期间,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得到了提速,线上服务、线上业态、线上管理“三线”产业发展非常明显,全市涌现出了一批新的业态,比如直播带货、“无人银行”,以及区块链工程师、互联网营销师、在线学习服务师等新职业。疫情防控助推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壮大,5G等新型基础设施加速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

今年上半年,全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8%,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超过10%,具体有以下四点:

①主要支柱产业逐步复苏。相比一季度八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的局面,上半年电子、医药、材料和消费品产业增加值实现增长。从当月数据看,6月份全市八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增速均实现增长。

②汽车产业延续回暖势头。随着消费市场的继续改善以及促进汽车消费政策的持续带动,重庆汽车产销延续了回暖势头,6月份当月增加值增长25.0%,是全市工业增长的最主要动力。

③电子产业保持高速增长。6月份,全市电子产业增长12.1%,延续了3月以来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态势。

④产能利用加速恢复。随着工业产业链的全面复工复产,企业原材料供应和生产订单逐步增加,全市规上工业产能利用较前期有所提升。抽样调查显示,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1.4%,比一季度提高7.0个百分点。

新华社:从发布的数据中我们注意到,上半年猪肉价格仍然保持高位运行,重庆生猪存栏同比下降幅度较大。能否介绍一下当前重庆生猪保供稳价的相关情况,并对今后一段时间猪肉价格走势作一个预判。

李涛明回答记者提问罗嘉摄

李涛明:猪肉作为老百姓的基本消费品,价格的大幅波动会影响居民特别是低收入人群的正常生活。去年以来,受非洲猪瘟疫情等因素影响,重庆生猪产能大幅下降,活猪及仔猪价格屡创新高。同时,消费市场猪肉价格大幅上涨也成为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上半年重庆猪肉价格上涨%,影响CPI上涨约2.82个百分点,对CPI上涨的贡献率为66.0%。关于生猪保供稳价的问题,市委市政府高度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ongqingshizx.com/cqzx/1205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