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晨报整版报导:延伸环境保护基层触角—

国家统计局、中国邮政、央视财经频道3月联合发布的《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显示,“生态环境”入选年公众最期待改良的10大民生问题。毋庸置疑,环保是每个人必须面对并不可推辞的社会。

在山城重庆,有这样一批人,他们走近江河湖泊,深人工业园区,为创造青山碧水,保障市民享受美好环境而努力。他们就是重庆各乡镇街道所设置的环保巡查员,他们也是大力推动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小小落脚点。

重庆始终坚持重心下沉、服务基层,全市个乡镇(街道)全部设立环保机构,配备环保员人,延伸环境保护基层触角,实现基层环保机构全覆盖。

秘诀

夯实基层环保根基

阳光明媚,微风拂面,枯树吐新芽。九龙坡区西彭镇刘家湾水库,周围居民结伴而来,或垂钓、或漫步,惬意地享受着春日暖阳。

但谁能想到,这里水质曾非常卑劣,常散发出难闻的味道,过路市民都避之不及。而正是在西彭镇环境保护办公室的不断配合推动下,刘家湾水库水环境整治主体工程在去年底得以完工,水库水环境得到明显改良。身为1名环保巡查员的老王,也亲眼见证了这个变化。

去年,重庆加强顶层设计,将基层环保能力建设作为年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扎实抓牢抓紧抓好。年12月,在重庆市委四届六次全会上,“加强环保基层基础能力建设,全市个乡镇实现环保机构全覆盖”写人全委会报告,基层环保能力建设由试点探索成为顶层设计的改革措施。

针对镇街普遍存在的“无人、无钱、无装备”的“三无”问题,重庆还加大“真金白银”的投人。如市级财政直接投人约1.8亿元,用于补助每一个乡镇环保机构能力建设15万元,支持每一个乡镇环保机构运行经费3万元,为基层环保能力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财力保障。

“你看,你这个水库的巡查记录就不完善…….”老王仔细地向新进的环保巡查员讲授工作。他说,去年自己刚从其他部门调来的时候,也是甚么都不懂。幸而他参加了乡镇环保员培训班,通过严格的考试,不光拿到岗位培训合格证,他与同事们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都得到较大幅度提升。

“《重庆乡镇(街道)环境管理能力建设标准》、《乡镇(街道)环境管理能力达标验收管理办法》、《乡镇(街道)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达标验收评分细则》……这些文件都要吃透。里面的《评分细则》更是多达20项指标,涵盖硬件配备、基础工作、经费保障等方面。有了这些规范,我们工作起来劲头更足。”老王说。如此种种务实之举,都是重庆夯实基层环保根基的体现。

成绩单

基层环境监管打出组合拳

货轮发出声响,装卸货物的吊车不停劳碌,江水拍打着岸边的鹅卵石,几个幼童在江边空地顽耍,1名垂钓的老人坐在远处,耐心等待着鱼儿上钩。九龙坡区黄桶坪街道环境保护办公室的环保员小吴,在九龙坡区9港码头巡查着。

年以来,黄桶坪街道环境保护办公室依法取消9港码头饮用水源区域从事水产养殖和餐饮夏船乱排污等违法行为,适时展开城市噪音专项整治,还将近百起环境投诉成功化解在基层。

黄桶坪街道环境保护办公室的获得重要成绩,仅仅只是重庆基层环保机构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乡镇环保机构“从无到有”。全市个乡镇(街道)全部设立独立或相对独立的环保机构。全市环保队伍从年的人壮大到人,增加人。乡镇专兼职环保工作人员从年的人增加到人,基层环境监管实现从“无人干事”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的逾越。

重庆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区县环境监管能力难以延仲到乡镇。像黄桶坪街道环境保护办公室这样的乡镇(街道)基层环保机构未建立之前,部份地方处于监管“真空”,全市环境污染源、风险源的底数不清、布局不明,环境监管基础工作不扎实。

如今,乡镇环保机构的建立,为环境监管执法全覆盖提供体制保障,环境监管格化体系基本构成。年,重庆还将监管触角延伸至所有乡镇和工业园区,基本建立起延伸至乡镇的“环保云”服务模式。同时,实现乡镇参与投诉处理、应急处置的实时调度、综合指挥。

“之前这个9港码头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种菜现象十分严重,我们基本上每周都要召集菜农开会,苦口婆心屡次劝说。现在能有这样的成效,我们心头确切很自豪。”自乡镇环保机构设立以后,乡镇环保工作全面展开,成效开始显现。

重庆已全面排查出各类污染源8万余个,参与此项工作的乡镇街道环保机构,为排查工作勤俭了大量时间本钱、人力本钱和行政本钱。同时,乡镇街道环保机构还在快速处置环境污染投诉、生态创建、农村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去年,经过一些培训和基本环保能力的建设,我们都已具有现场执法的基本条件,一些简单的违法行为,我们都可以调查取证。”老吴一边拿着相机,一边对着水塘拍照。“针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中建设的设施装备,现在不唯一专人管理,还有配备工作人员进行保护和监管,设施装备正常运行效力明显提高。所以,你看现在这周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效益也进一步提高了……”

据老吴介绍,现在辖区环境管理能力建设明显增强。通过格化管理,乡镇已进一步将环境监管落实到社区(村),落实到人,进一步消除了环境监管“盲区”。

而年底,重庆市政府又印发了《关于重庆市进一步推动排污权(污水、废气、垃圾)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实施方案》,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延伸到乡镇和农村地区,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有了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启示

多方气力推动重庆基层环保机构全覆盖

碧水青山、绿色低碳、人文厚重、和谐宜居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离不开基层的气力,美丽山水城市需要大家一起建设和保护。

众志成城,重庆深入推动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在全国率先实现基层环保机构全覆盖,是多方气力的集中体现。

党委政府重视是基本条件。无论是西彭镇的环保办还是黄桶坪环境保护办公室,事实证明,没有党委、政府的重视,没有行政气力的强力推动,乡镇环保机构不可能实现全覆盖。

另一方面,加大资金投人是有力手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重庆市推动乡镇环保机构实现全覆盖,其重要缘由就是加大资金投人,使得区县环保部门“爱莫能助”的问题得以解决。

人材队伍建设是关键因素。重庆市乡镇环保机构的作用得到较好发挥,其主要原因就是锲而不舍的加强乡镇环保员队伍建设。也正是像老王和老吴这样的环保员的辛勤工作,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才使重庆环保基层气力不断加强。如果没有1支稳定、优秀的乡镇环保员队伍,基层环保机构会“形同虚设”,基层环保能力建设也会“功败垂成”。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不到两年时间,重庆基层环保能力建设在全国展开了有益探索,成绩固然可喜。但基层环保能力建设仍存在基层环保机构不独立,承当着其他许多工作,不能专心于生态环保;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人员队伍不够稳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环保队伍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建设;基层环保能力建设仍比较滞后,一些执法设施装备仍比较落后等问题。

重庆肩负着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承当着确保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安全和保护好长江母亲河的历史,我市将大力推动基层环保能力建设,延续深化环境管理体制改革。

通过进一步完善基层环境管理体制机制,大力展开人员培训,围绕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发挥好乡镇环保机构的作用,拓宽基层环保能力建设资金投人渠道等举措,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和能力支持。(文/方法)

点击下方“浏览原文”,还会有欣喜等着你哟!!!↓↓↓感谢您









































北京中科医院假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ongqingshizx.com/cqxx/64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