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乡愁博物馆揭牌 古井、耕牛、农田、市集……今日(16日)上午,重庆乡愁博物馆在渝北区兴隆镇“巴渝乡愁”项目展示中心内开馆。占地约平方米的重庆乡愁博物馆是渝北区“巴渝乡愁”项目开放的首个区域。 据悉,整个“巴渝乡愁”项目占地约亩,规划年底全面建成运营。未来,市民不仅可以在博物馆了解巴渝乡村文化,还可以在“巴渝乡愁”项目内体验巴渝农耕、感受乡村市集、品尝记忆中的乡愁味道。 茶馆、吊脚楼……博物馆里的少时记忆 不像其他博物馆,位于“巴渝乡愁”项目内的重庆乡愁博物馆置身于山水田园之间,占地约平方米,分上、下两层。 “巴渝乡愁”立体画,里面有余光中朱家祠堂的背景 博物馆内的竹器 博物馆内川东民居的营造方式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在该博物馆里看到,馆内翠竹环绕,中庭一张典型的巴渝雕花四方桌配上四把竹椅,展区里有蓑衣、斗笠、石磨、簸箕、纺车、耙等农具。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重庆乡愁博物馆由少时之忆、乡村大课堂、巴渝乡愁项目规划展厅、文创农创展示区4大主要区域构成。 值得一提的是少时之忆展区,这里展示了巴渝地区的房屋建设、田间劳作、丰收等场景。比如巴渝乡村造房的夯土工事,老街上的露天茶馆,吊脚楼的建造,插秧等巴渝地区老百姓安居、耕作场景。 博物馆内川东民居的营造方式 巴渝农事——风车 巴渝地区常见的露天茶馆 建造房屋夯土工事 巴渝市集 现场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是川东民居的主要聚集地,川东民居通常建在坡坎上,掩盖在青山绿水间。民居通常为全楔式木结构,以木制梁、楔、柱、椽,以竹隔墙夹楼,以砖、土、石砌墙,以草、瓦盖顶,空间丰富多变,层次错落有致,其抗震防水灾性好。 此外,在文创农创展示区,这里汇聚了重庆30余个乡镇50余种农特产品,同时推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创、农创产品。 赶场、农耕……亩“巴渝乡愁”留住巴渝记忆 博物馆里的农业工具 博物馆中庭的巴渝四方桌 石磨子 “巴渝乡愁”项目南临国道,东接主干道南北大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总投资13.7亿元,由南北两翼组成,占地约亩。其中南翼“幸福场”将构建以原乡老街、赶场集市、非遗手作等为主的巴渝记忆综合体,勾勒展现重庆老味道、老记忆、老情怀;北翼“幸福村”将保留完整农乡生活、生产系统,融入现代文旅产业和产品内容,打造集乡村美学、田园民宿、营地研学等为一体的美丽乡村。 吃棉花糖和拿着面塑的小孩 项目展示中心内保留的古井 “巴渝乡愁”项目内的田园风光 乡愁博物馆里面的老照片 “在‘幸福场’,市民可以来这里逛原乡老街,赶场买原生态土特产,体验巴渝非遗手工制作等。”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幸福村”遵循“乡村风貌原生化”,展示出过去重庆人田间劳作的场景,包括插秧、种菜、喂鱼、耕地等。“此外,在项目内我们还打造了民宿,共约张床位。” 乡愁博物馆所在地区为项目北翼,今天一同开放的还有项目展示中心。记者看到,展示中心内保留了原来的古井、梯田,田间种有蔬菜,活动在田间的鸭子、水牛让乡间充满诗意。 相关负责人介绍,“巴渝乡愁”项目北翼部分年5月1日对外开放,南翼部分年底对外开放。届时,这里将成为重庆市民休闲观光旅游的另一理想之地。 ——END——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何浩摄影报道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ongqingshizx.com/cqsh/1621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