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QQ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8637.html

5月15日,由重庆高新区党工委宣传部指导、重庆高新区生态环境局主办的重庆高新区深化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改革新闻发布会成功举办。

记者从会上获悉,《重庆高新区深化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改革十条措施(试行)》(简称“《十条措施》”)正式印发,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已在全市范围推广。本次发布会主要介绍重庆高新区深化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改革工作情况,解读《十条措施》相关内容。

重庆高新区生态环境局局长陈小龙、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规划科科长宋杨、重庆高新开发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土地开发部主管刘小燕出席发布会,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邓代兵主持。重庆新闻联播、重庆日报、上游新闻等多家媒体参加。

▲活动现场。雷键摄

发布会上,重庆高新区生态环境局局长陈小龙介绍《十条措施》的相关情况。

《十条措施》是高新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的一次主动探索及“小切口”改革。随着重庆高新区加速打造科创引领的“”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以及“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的推进,总体来说辖区土壤污染潜在风险较低。

在这个基础上,重庆高新区探索推动土壤管理的创新改革,既能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风险,也契合“改革求变,惠民有感”工作导向。目前实际操作中,有些土地使用权人为规避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责任风险,采取相对保守的做法,实行改革后可以减环节、优流程,减少资金、人力资源的浪费,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总的来说,本次改革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创新建立名录制度,精细实施分类管理。

针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无论地块类型、潜在风险,均按流程开展调查监测,耗费大量时间和资金成本,影响供地效率的问题,本次改革建立地块调查名录制度,分类实施管理。

对用途变更为居住、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途的地块,在全国率先建立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分类管理名录,建立重点地块、一般地块、其他地块分类调查名录。其中重点地块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开展调查并编制调查报告,由生态环境部门开展调查报告评审;一般地块分重点区域和非重点区域分别采样监测并编制调查报告,由业主单位自行组织专家评审;其他地块只需填写《土壤污染状况简易调查表》,不再组织专家评审。

第二个方面是着力简化管理流程,精准开展修复治理。

目前建设用地存在过度风险评估、过度修复治理的情况,修复方案变更程序复杂,土壤污染风险治理措施不够精准,影响城市开发进展。

针对以上问题,本次改革简化管理,对污染情况清晰、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ongqingshizx.com/cqsh/1511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