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lx/index.html南方周末 由最高法“丢卷”谈起——什么是“副卷”?该废除吗? 郭烁规制与公法 由最高法“丢卷”谈起——什么是“副卷”?该废除吗? 作者: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郭烁 -12-:59:07来源:法治 这两天,陕北千亿矿权案再起波澜。 年12月26日有媒体报道称,在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陕北千亿矿权案”的二审卷宗,已于年11月一次性丢失。随后,最高人民法院回应道:“相关报道和言论所称该案二审卷宗一次性丢失和卷宗被盗两年无下落,均没有任何事实和证据证明,属于谣言。该案二审卷宗已于年9月26日归档,目前完整保存在最高人民法院档案处。” 然而12月30日一段疑似最高人民法院法官的自述视频流出,视频主人公声称自己系“陕北千亿矿权案”的承办人,并讲述了自己遭遇的卷宗被盗、监控黑屏等经历。 笔者坚信随着调查的深入,真相早晚会水落石出。在此,主要想介绍我国的诉讼卷宗制度,尤其是该案几轮舆论风暴下的“副卷”问题,以便于大家更好“吃瓜”。 “不得查阅、不得公开” 我国人民法院的诉讼案卷长期采用正卷与副卷分立的做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在年颁行《人民法院诉讼文书立卷归档办法》的规定,正卷主要包括“起诉书(自诉状)”“开庭审判笔录(公诉词、辩护词、证人证词、被告人陈述词)”“判决书、裁定书、宣判笔录”等诉讼材料,这些文件可以由当事人、代理律师或辩护人查阅、复制、摘抄;副卷主要包括“法院审判委员会”“合议庭讨论评议记录”“案件内部请示批示等内部公文来往”等内容,属于审判工作当中的秘密,只能供内部使用。 一直以来,“不得查阅、不得公开”副卷是各级人民法院长期执行的一项重要纪律和工作原则。年最高法出台的《关于违反“五个严禁”规定的处理办法》第六条规定:“‘五个严禁’规定所称‘泄露审判工作秘密’,是指违反规定泄露合议庭或者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具体情况及其他审判、执行工作秘密的行为。”也就是说,如将副卷中的“合议庭、审委会或者其他部门对案件处理的意见”公开,便属于违反保守审判秘密的行为。 为什么要区分正卷、副卷? 为何要设立正卷副卷区分制度?按照传统观点,大体是出于以下方面的考虑。 其一,公开材料展现出法官意见的一致性有利于维护判决的权威,强化判决的信服力。有论者曾担忧道:“公开合议庭笔录尤其是公开少数意见,可能反而为一些当事人提供不服裁判理由,引发他们盲目上诉,甚至无理缠讼。”进而,传统观念认为,仅当判决没有异样声音,才能让社会信服。 其二,出于保障法官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需要。有观点认为,公开合议庭、审委会笔录会把法官推向台前直面当事人的不满,法官为了不成为当事人、社会公众的“众矢之的”,也会在发表意见时考虑相关因素,影响了司法应有的独立性。 其三,方便法院开展工作,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例如下级法院在审判中向上级法院请示案件处理意见,虽然能够获得较为稳妥的处理方案,但在审级独立、司法独立等问题上也易引发公众质疑,故而最好的做法就是将上述意见的形成过程纳入副卷中,减少法院工作中的麻烦。 被诟病 显然,上述理由在笔者看来都很难站住脚。 近年来随着一些案件副卷记载内容的披露,副卷制度越来越为人诟病。 年,有媒体报道一个罹患绝症的法院院长,将案件副卷交给了被判五年有期徒刑的被告人周澄,于是一个“原本公诉人、合议庭、主审法院院长都持无罪意见却因行政领导干预而判有罪”的案件得以浮出水面。 年重庆市上演“史上最牛公函”事件,律师查阅案卷时偶然发现政府措辞严厉致函法院:“如果一审法院不采信我们的意见,而一意孤行……硬要依据上述错误鉴定结论作出判决……将会造成原告缠诉或者上访……这也是一二审法院都不希望发生的后果!” 在这些案件的影响下,越来越多人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