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时报)随着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我市目前已经投用1、2、3、6号线四条轨道交通线路,日均客运总量超过了万乘次。

  昨天,重庆时报记者从市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随着今年年底前3号线北延伸段的建成投用,重庆轨道交通第一轮建设规划将正式完成。从今年起,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将加快,最快明年年底前4号线一期、5号线一期、10号线一期和环线都会陆续建成投用。这4条轨道线路设有哪些站点,目前进度如何,一起来看看。

  除此之外,在列车类型、换乘站点设计上,未来都将有创新。

  换乘大站太挤、扶梯太少……

  这些问题都将有所解决

  站台太窄?优化为12米并增自动扶梯

  除了新的轨道线路投用,轨道交通第二轮规划中的6号线支线二期、9号线、10号线二期也计划在今年陆续开工。新一轮的规划线路启动建设后,会将市民中反馈的信息作为设计参考,不少细节都将更人性化。

  市轨道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为避免拥挤,标准车站站台宽度由原10米优化为12米,并增加自动扶梯;标准车站站台中部还将设置交叉自动扶梯,相当于在原来的双向疏散基础上又增加了一条通道,疏散换乘都能更快。

  换乘太远?民安大道站只需下个楼梯

  同时,为减少乘客换乘步行距离,5号线冉家坝、大龙山等站还设计了同站换乘模式,乘客在6号线下车后可立即到对向站台换上5号线;叠岛换乘也将首次出现在重庆,比如4号线民安大道站站台下层就是环线,乘客只需要上下楼梯就能完成换乘,非常人性化。

  楼梯易滑?轨道出入口将加装雨棚

  针对市民多次提出希望轨道站点加装雨棚的建议,市轨道集团表示目前他们已经开始设计方案,第二轮建设线路将逐步设计户外雨棚,同时已开通线路也将陆续加装雨棚。

  车站太深?首用As型车保证在地下30米深内

  根据重庆独有地形设计的As型车,也将投用到第二轮建设的所有线路之中,这在全世界都是首次,As型车具备爬坡能力强、小曲线通过能力好等技术特点。

  市轨道集团负责人举例,1号线目前采用的是B型车,爬坡能力为千分之三十,即列车行驶米能够爬升的高度是30米,这导致1号线大多数站点不得不深埋地下。“马家岩站深达60多米,这导致乘客往往需要乘坐3~4部超长电梯才能回到地面,As型车在新线投用后,车辆最大爬坡能力可提升到千分之五十,这样能基本保证车站深埋在30米以内,市民出行将更方便。”

  3号线北延伸段年底投用

  据介绍,3号线北延伸段作为第一轮建设规划中最后一个开通线路,将于今年年底前正式投用。该延伸段将主要覆盖机场以北的空港地区,方便渝北区碧津至空港保税区举人坝沿线居民,市民在3号线碧津站可以直接乘轨道交通前往空港。

  市轨道集团表示,市民一旦遭遇噪音和野蛮施工等影响,可以直接向现场施工单位反映,也可以通过新浪微博“重庆轨道交通”进行私信或者拨打热线向市轨道集团反映,相关投诉情况会第一时间转交到相关的部门。









































北京那家治白癜风治得好
白癜风有哪些危害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chongqingshizx.com/cqmt/175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