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资料站 TANZHONGHEZILIAOZHAN ??点击报考碳资产管理证书网上培训+考试 国内新闻 1.工信部:提升工业流程智能化实现生产节能减排 工信部发布《“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敲定“十四五”时期两化深度融合发展目标和具体路径。在原材料行业大数据方面,支持钢铁、石油等原材料企业综合运用设备物联、生产经营和外部环境等数据,建立分析模型,提升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存、运输等全流程智能化、精准化水平,实现工艺优化、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工信部) 2.财政部印发《支持浙江省探索创新打造财政推动共同富裕省域范例的实施方案》 《方案》提出,指导浙江省财政部门研究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财政奖惩政策,将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指标完成度和财政资金奖惩挂钩。支持宁波舟山港建设世界一流强港、打造国际航运物流枢纽。扩大有效投资补短板,加快重大项目和重大民生工程建设(财政部) 3.全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在新疆开建 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正式启动建设。这是全球在建的最大光伏绿氢生产项目,投产后年产绿氢可达2万吨。该项目也是国内首次规模化利用光伏发电直接制氢工程,总投资近30亿元,主要包括光伏发电、输变电、电解水制氢、储氢、输氢五大部分(科技日报) 4.山东化工行业试点项目首个碳排放专篇获批 山东东岳化工有限公司9万吨/年含氟材料产业链配套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审批,成为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山东省钢铁、化工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颁布以来,全省化工行业试点项目首个碳排放专篇纳入环评报告并获得审批通过的项目(淄博日报) 5.重庆市首次发放万吨碳排放权配额 重庆市首次碳排放权配额有偿发放在重庆联交所集团顺利完成,重庆市生态环境局通过竞价交易方式发放配额万吨,竞买底价为25.97元/吨,经过网络竞价,最终统一成交价格为30.10元/吨,发放配额全部成交,成交金额万元(中国经济网) 6.厦门湖里区举行碳中和颁证仪式 厦门市湖里区行政中心碳中和颁证仪式在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举行。经中环联合认证中心核查认证,年度湖里区行政中心运营共产生.07吨二氧化碳排放。湖里区机关事务管理局通过向三明市泰宁县杉阳山区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购买泰宁县大田乡北斗村泊竹坑山场林地产生的吨林业碳汇,用于抵消年度产生的碳排放,扎实推进闽西南减碳联盟战略合作(新华网) 7.生物质产业碳中和技术创新联盟在重庆揭牌 缙云狮峰论坛启动仪式暨狮峰智汇·新材料与纳米产业技术峰会在西南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举办。会上,生物质产业碳中和技术创新联盟揭牌成立,该联盟围绕能源、加工与制造、固碳三大生物质产业方向,以生物质资源向能源、化学品、新材料转化的高效高值化利用为核心技术主题,协同开展全链条绿色低碳技术、固碳减碳技术、碳产生—利用—固定全周期协调技术等的研发,服务于国家“双碳”目标实现(新华网) 国际要闻 8.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实现旅游业绿色和包容性复苏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世界旅游组织第24届全体大会视频致辞中表示,随着全球经济逐步重启和复苏,世界旅游组织应在重新思考旅游业及其与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系统的互动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他强调,要发展绿色、包容性以及可持续的旅游业,以利于实现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新华网) 9.丹麦将选定最大海上风电场的建设单位 丹麦能源署将在一场全欧洲范围的竞争中选出获胜者,以建造该国最大的托尔(Thor)海上风电场。该项目是丹麦计划在年前建造的三个大型海上风电场之一,这是丹麦到年将碳排放减少到年水平70%以下的计划的一部分。它将建在离西海岸日德兰郡托尔斯明德海岸22公里的地方,年完工后,将能为80万户家庭供电。总投资成本估计为亿丹麦克朗(约20亿欧元)(商务部) 10.韩国产业主管部门与研究机构成立碳中和国际技术合作机制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在首尔举行了全球技术合作机制成立大会,旨在推动碳中和国际技术合作。开展碳中和国际合作可缩短韩国在自主研发风险较大、外国拥有源头技术等领域的研发周期。机制由韩国产业技术振兴院担任总协调单位,碳排放量较大的6个行业的公共研究机构作为成员单位,拟利用研究机构的国际合作资源推动韩国企业引进外国技术、开展国际联合研究等开放创新活动(商务部) 产业动态 11.海尔成为全球家电行业首个碳中和工厂 青岛海尔洗衣机互联工厂获得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颁发的碳中和证书,成为全球家电行业首个“碳中和”工厂。该厂通过搭建智慧能源平台,实现能源流、数据流、碳追溯流三流合一,最终实现三废“零排放”和全链路互联互通(人民网) 12.新奥集团投资亿元在天津打造双碳等示范项目 天津滨海新区政府与新奥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新奥集团计划在滨海新区投资亿元,建设物联感知科技产业园、物联传感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产业生态聚集区,形成安全、能源、“双碳”等示范项目,创新产业互联网发展模式,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升级版和北方一流科技城(天津日报) 前沿观点 13.李新创:钢铁产量与碳排放年将达峰,要从产业与用能方面推进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李新创在“海丝论坛”暨节能环保国际论坛上表示,钢铁行业碳达峰取决于国民经济对钢铁的需求,并预估年左右将实现钢铁产量和碳排放的达峰。在操作方面,他认为应加快原材料行业结构变化,淘汰特别是钢铁、化工、建材等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原料行业用能结构的调整,降低煤炭消耗,应用新能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碳市场 14.昨日全国碳市场收盘价上涨0.05% 12月1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吨,成交额30,,.95元,开盘价42.95元/吨,最高价42.99元/吨,最低价42.95元/吨,收盘价42.97元/吨,收盘价较前一日上涨0.05%。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1,,吨,成交额78,,.90元。全国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2,,吨,总成交额,,.85元。 END声明 本
|